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 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再爆猛料:奧巴馬政府高層被控策劃“叛國陰謀”意圖推翻特朗普當選總統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7月20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在福克斯新聞節目《周日早間前線》(Sunday Morning Futures)中再次引爆輿論,公開宣稱奧巴馬政府時期的高層官員曾聯手策劃一場“叛國陰謀”,意圖通過僞造情報制造“通俄門”事件,以推翻唐納德·特朗普在2016年合法當選的總統地位。她表示,這些重磅指控均有文件爲證,相關機密資料已于7月19日(星期五)解密公布。解密文件揭示“奧巴馬主導政治陰謀”



  • 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觀察:真假交織中的“文化礦山”

    【美南新聞泉深】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俗稱“潘家園”,是中國最負盛名、最具代表性的跳蚤市場之一,也被譽爲“華人世界的古玩淘寶聖地”。這裏不僅吸引了國內外收藏愛好者,更在無聲之中折射出中國文物與古董市場的變遷與縮影。一、基本概況與市場行情成立背景與定位潘家園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占地約48,500平方米,自1992年開業以來,曆經多次擴建升級,現已發展爲全國最大的民間工藝品與收藏品交易中心之一。


  • 基輔失眠:夜色如戰場,城市在噩夢中堅持醒著、活著

    【美南新聞泉深】路透社基輔消息:烏克蘭首都基輔,正經曆著一種撕裂式的生存節奏——白天如常,夜晚如戰。隨著俄軍近期大幅加劇對基輔的夜間無人機和導彈攻擊,這座擁有370萬人口的城市,仿佛在黎明與爆炸聲之間,艱難維系一份“還活著”的日常。一、地鐵夜宿:母親與孩子的“臨時堡壘”每當夜幕降臨,27歲的達裏娅·斯拉維茨卡(Daria Slavytska)便推著年幼的兒子艾米爾,帶上瑜伽墊、毛毯與一些簡易食物,走進地鐵站的避難區。在那裏,昏黃的燈光照亮一群神情緊繃的人們,他們或躺或坐,眼神空洞,等待夜色過去,警報解除。過去兩個月裏,基輔接連遭遇規模罕見的夜間轟炸。市區防空系統面臨極大壓力,民衆夜間湧入地下避難所的數量激增——6月達16.5萬人次,而5月僅6.5萬,幾乎翻了兩番。


  • Meta隱私案達成和解 紮克伯格等高管免于出庭 80億美元訴訟宣告終結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7月17日,美國Meta公司(前Facebook)與包括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內的現任及前任高管達成和解協議,以結束一起高達80億美元的隱私訴訟。這起訴訟由Meta股東發起,指控公司高層長期未能履行對用戶數據隱私的保護義務,導致公司被罰巨款並遭遇廣泛法律風險。此案原定于本周在特拉華州衡平法院(Delaware Court of Chancery)進入第二天審理,但在原告律師薩姆·克洛西克(Sam Closic)向法官凱瑟琳·麥考密克(Kathaleen McCormick)通報達成和解協議後,庭審即被暫停。和解細節尚未公布,辯方律師當庭未發表任何評論,法官則對雙方表示祝賀。



  • 美加州華人夫婦擁21孩遭控虐童 涉欺騙代理孕母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一對擁有21名子女的華裔夫婦近日被控虐童,以及涉嫌誤導全國各地不同的代理孕母。相關當局正進行調查,目前這21名孩童已改由當地兒福機構監護。    綜合美聯社及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報導,這對華裔夫婦為65歲的宣國軍(Guojun Xuan,音譯)和38歲的張思薇(Silvia Zhang,音譯),據信他們在法律上是這些孩童的父母。    美國加州洛杉磯郡(Los Angeles County)城市阿凱迪亞(Arcadia)警官希艾多(Kollin Cieadlo)表示,今年5月有人提出虐童指控後,有15名孩童已被帶離這對夫婦位於當地的豪宅,當局也找到另外6名住在別處的孩童。他們年齡介於2個月至13歲之間,多數人為1至3歲。    希艾多指出,他們相信其中一或兩名孩童為張思薇親生子女,同時有「一些代理孕母站出來,表示自己是生下這些孩子的代理孕母」。    根據阿凱迪亞警方,當地一間醫院5月7日通報可能有兒虐事件發生。員警抵達醫院後得知,一名2個月大嬰兒因頭部創傷及顱內出血入院。    


  • 川普喊關稅歐盟底線「15%-20%」 外媒:測試壓力

    美國總統川普在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中提高要求,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要求任何與歐盟達成的協議中,最低關稅必須達到15%至20%。    《金融時報》報導,川普此舉意在測試歐盟的承受極限。在過去幾週的談判中,雙方原本討論的框架協議是對大多數商品維持10%的基準關稅。不過,川普對歐盟最新提出的降低汽車關稅提案毫無動搖,據知情人士表示,川普甚至樂於維持原定對汽車25%的關稅水準。    據兩位與會人士透露,歐盟貿易事務執行委員(Maroš Šefovi)上週五向歐盟大使們通報他在華盛頓會談的情況,評估結果偏向悲觀。一名美國官員向《金融時報》表示,即便雙方最終達成協議,川普政府仍可能推行高於10%的對等關稅。    這一立場使歐盟進退兩難,尤其面對8月1日的最後期限,川普揚言屆時將對所有歐盟進口商品徵收30%關稅。歐盟雖已表明屆時將進行報復,但各國內部對是否反制仍有分歧,可能最終被迫接受超過10%的基準關稅協議。    受川普提出的新要求影響,美股出現震盪,標普500指數一度下跌0.2%。    顯示歐洲對協議前景愈發悲觀的另一跡象是,德國總


  • 無人機主導新戰法 烏克蘭“殺傷地帶”遏制俄軍推進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7月17日,烏克蘭戰場局勢再現關鍵變化。隨著無人機密集部署,烏克蘭東部前線正逐步成爲一片“殺傷地帶”,有效遏制了俄羅斯軍隊的推進速度。烏克蘭軍方與多位軍工官員透露,正是這些種類繁多的無人機,讓烏克蘭得以在俄軍火力與兵力優勢下持續堅守陣地,並對敵方造成重大殺傷。“只剩下無人機”:前線如空中煉獄一位剛從前線撤離的烏克蘭排長無奈地描述當下戰場的景象:“無人機,無人機,只有


  • 特朗普政府陷“愛潑斯坦檔案”陰影 白宮全力展開危機控制

    【美南新聞泉深】華盛頓消息:長期以來,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及其共和盟友通過傳播陰謀論來鞏固“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支持基礎,並攻擊政治對手。然而,隨著與已故金融家傑弗裏·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相關檔案的持續風波爆發,特朗普罕見地陷入必須撲滅陰謀論的被動局面。愛潑斯坦因涉及未成年性交易指控而臭名昭著,2019年在獄中被發現自殺。雖然官方結論是自殺,但其死亡至今仍引發大量猜疑和陰謀論。近日,特朗普政府突然推翻了此前“即將公布愛潑斯坦客戶名單”的承諾,此舉激怒了包括特朗普鐵杆支持者在內的右翼陣營,引發連鎖反應。據白宮


  • 川普:將宣布一些不錯協議 對其餘逾150國徵同樣關稅

        (中央社)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布將對20多個貿易夥伴課徵的新關稅稅率,其中未含台灣。他今天表示,「有一些不錯的協議將宣布」,可能包括印度;他也說,將直接寄出關稅函給其他超過150個、沒和美國進行談判的國家。    川普(Donald Trump)4月初在「解放日」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對多國徵收11%至50%不等的關稅,隨後宣布90天暫緩期,好讓各國有時間與美國談判。他上週簽署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至8月1日,並陸續發出給多國領導人的關稅信函,通知8月1日起適用的新稅率。    目前川普已宣布和英國、越南及印尼達成協議,和中國也達成一項貿易架構。政治新聞機構Politico昨天報導,台灣、瑞士和印度迄今未收到川普的關稅信,代表可能接近達成協議,且有望在未來幾週內宣布。    川普今天在白宮與來訪的巴林王儲兼總理薩爾曼(Salman bin Hamad al-Khalifa)舉行雙邊會時向媒體表示,兩人將討論包括貿易在內等議題。    他還表示,美國已和一些國家達成協議,包括昨天宣布和印尼的協議,接下來還有一個即將出現的協議,可能是和印度。  &


  • 普京無懼特朗普壓力 俄烏戰爭或進一步擴大戰果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7月15日莫斯科消息:據路透社獨家報道,多位接近克裏姆林宮的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無意在當前壓力下結束俄烏戰爭。他堅持要在“西方接受其和平條件”的基礎上談判,甚至可能在俄軍取得更多進展的背景下,進一步擴大其在烏克蘭的領土控制。盡管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本周一表示將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在內的新一輪武器支援,並威脅若50天內無法達成和平協議將加重對俄制裁,但普京方面似乎毫不動搖。據知情人士稱,普京認爲俄羅斯軍力與經濟足以承受西方新的制裁措施。克裏姆林宮的立場:堅持談判底線 拒絕壓力屈


  • 交通大亂 美國東北部多地發布洪水警報

        (綜合報導)美國東北部多地發布洪水警報,當地交通大亂,多台車輛受困,紐約和紐澤西部分地區今天晚上遭到大雨侵襲。    法新社報導,紐澤西州長墨菲(Phil Murphy)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敦促民眾待在室內。維吉尼亞州、馬里蘭州和賓州等地當局警告,由於洪災爆發風險,當地路況危險。    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JFK)、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和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Newark Liberty International Airport)暫停航班起飛,導致數十架航班取消。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在紐澤西州斯科奇普萊恩斯(Scotch Plains),突如其來的洪水暴漲導致幾名駕駛受困,救援人員帶著紅色浮具,涉水進入湍急的洪水中。    在紐約市,社群媒體上分享的影片顯示,地鐵站閘口前棕黃色泥水如間歇泉般噴湧而出。多條地鐵線路短暫停駛或延誤,地面上大規模交通堵塞,癱瘓多條主要城市幹道。    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敦促駕駛遇到積水道路時「掉頭


  • 美軍F-16戰機遭不明飛行物撞擊:解密文件揭露757起UAP事件 引發外星科技猜想

    【美南新聞泉深】一架美國軍用戰鬥機在2023年1月于亞利桑那州吉拉本達(Gila Bend)附近執行訓練任務時,被不明飛行物(UFO)撞擊的事件近日被曝光,引發外界對高端外星科技是否已潛入美國領空的強烈關注。美國國防部解密文件還顯示,在美軍核設施等敏感地區附近,類似的不明空中現象(UAP)目擊事件多達數百起。戰鬥機與不明飛行物相撞 引發懸疑據美國空軍發言人向《福克斯新聞數字版》確認,涉事軍機爲價值近7000萬美元的F-16“毒蛇”戰鬥機,事發時正參與例行訓練。一名教官飛行員目擊到一枚不明飛行物撞擊飛機頂部的透明座艙蓋。初步調查排除鳥類撞擊可能,官方隨後將其歸類爲&ldq


  • 德州農業局代表在國際貿易中心宣講2億美元農業基金 總統慰問洪災家屬引關注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7月11日,德州農業局局長Sid Miller陪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前往德克薩斯州中部暴雨洪災重災區,慰問在這場突發災難中不幸遇難者的家屬,並走訪受災農場,了解洪水對農業生産和當地民衆生活的嚴重影響。原定于當日中午在國際貿易中心發表專題演講的Sid Miller局長未能親臨現場。爲不影響原計劃,德州農業局辦公室主任Todd Smith代表局長出席活動,並以“德州農業的力量與未來”爲題,面向國際貿易中心精英俱樂部成員及相關人士發表了詳盡而富有深度的主旨演講。


  • 歌曲《不該發生的空難》創作背景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6月,一場震驚世界的空難發生在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印度航空一架飛往倫敦的波音787夢幻客機,在起飛不久即突然失去推力,急速下墜,最終墜毀于市區,造成260人罹難。這起事故成爲近年來最嚴重的航空災難之一。據報道,黑匣子記錄揭示了事故的真正導火索:兩位經驗豐富的機師在起飛爬升時疑似因誤判而切斷了兩個燃油開關,造成雙引擎同時熄火——這是飛行中極其罕見、但又可以避免的人爲悲劇。


  • 印度航空空難初步調查報告揭示系人禍:機組操作混亂致發動機熄火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6月12日,一架從印度艾哈邁達巴德起飛、飛往倫敦的印度航空波音787夢想客機在起飛後不久失去動力並墜毀,造成機上242人中除1人生還外,其余全部罹難,另有地面19人不幸遇難。印度民航事故調查局(AAIB)于7月12日淩晨發布的初步調查報告揭示系人禍:飛行艙內在事故發生前出現對發動機燃油開關操作的嚴重混亂,成爲導致事故的關鍵因素之一。燃油切斷開關幾乎同時關閉 引發兩台發動機熄火報告指出,飛機剛剛離地後不久,兩台發動機的燃油切斷開關幾乎在一秒鍾內由“運行”狀態切換至“關閉”,導致發動機幾乎瞬間熄火。飛機在爬升至約650


  • 聯邦移民局突襲加州大麻農場引發激烈沖突 抗議者與執法人員對峙爆發催淚沖突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7月10日,加州卡馬裏約(Camarillo)的一家大麻農場突遭聯邦移民執法行動,隨即引發抗議浪潮。數十名抗議者與到場的聯邦特工發生激烈沖突,執法人員施放催淚瓦斯與煙霧彈驅散人群,並動用低空飛行的軍用直升機尋找躲藏者,場面一度陷入混亂。此次行動目標爲Glass House Farms,該農場雖獲加州政府許可合法經營大麻種植,但因雇傭非法移民而成爲聯邦執法對象。聯邦調查局和移民海關執法局(ICE)執行搜查令,分別突襲了位于卡馬裏約和卡平特裏亞(Carpinteria)的兩處農場。


  • 有望超越股神巴菲特 輝達黃仁勳身價飆漲

    (綜合外電報導)隨著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近期股價續揚,帶動市值站上4兆美元,輝達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身價也水漲船高,可能很快就會超越「股神」巴菲特。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根據彭博(Bloomberg)9日晚間的估算,現年63歲的黃仁勳今年元旦以來身價飆漲276億美元,淨資產達到1420億美元,緊追「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巴菲特同期身價增加21.9億美元,淨資產達到1440億美元。黃仁勳的多數財富來自他持有的約3.5%輝達股份;輝達如今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輝達市值9日一度觸及4兆美元,成為第1家抵達這項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其股價今年來大漲約22%。在科技業AI軍備競賽中,輝達電腦晶片對多家主要AI開發商而言是極具價值的零件。輝達昨天收盤小幅上漲,市值站回4兆美元。根據富比世雜誌(For


  • 美國防部次長語出驚人! 要英國撤航母 逼日本加錢

    美國國防部新任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上任以來,以激進手段和獨斷作風迅速引發爭議,他主張將美軍戰略重心從歐洲轉向印太,更在與英日盟友會談時要求英國航空母艦離開印太,引發外交震盪。如今,柯爾比被視為川普政府內部推動「新孤立主義」的核心人物,令美國關鍵盟友深感不安。另外,英國媒體早在5月就詳述這件事情,主因為歐洲軍力有限,當前情勢下無力同時分散部署至亞洲等區域,應專注於歐洲,讓美國能專注於印太事務。    美國媒體政客(Politico)報導,柯伯吉長年在華府推動所謂「新孤立主義」(neo-isolationism),主張美國應退出歐洲事務、專注印太戰略。他上任後迅速行動,未與國安會或國務院協調,便中止對烏克蘭的部分防空飛彈軍援。川普事後聲稱不知情,並宣布恢復援助。6月,他又擅自啟動對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的審查,另國務院高層震驚。    消息人士透露,柯伯吉強勢風格讓白宮內外普遍反感,甚至在與英、日國防官員會談時直接表態:美國不希望盟國插手印太事務,他對英方代表直言:「現在把航母召回還來得及嗎?我們不需要你們在印太。」    柯伯吉還對日本施壓,要求其國防支出達GDP的5%,遠高於原先雙方協商的3%。這項要求引